小麦种子处理及麦田、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要点
一、小麦种子处理
1、选种、晒种:首先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耐)病的小麦品种。在我市重点选择抗(耐)条锈病、赤霉病的品种。抗(耐)锈病品种可选择鄂麦18号、鄂麦596、鄂麦006、襄麦25、襄麦55、绵杂麦168、绵麦37、川麦42、川农18、西科麦2号、周麦17、豫麦34、豫麦49、郑麦103、新麦19、西农979、小偃6号、偃丰21等品种。扬麦系列、鄂麦006、郑麦9023、襄麦55、襄麦25等品种对赤霉病有一定抗(耐)病性。
选好品种后,然后汰除麦种里的秕粒、霉粒及其它杂质,在播前5-7天翻晒1-2天,以增强小麦种子活力。注意晒种时不要暴晒,不要在水泥地上晒。
2、小麦药剂拌种、包衣:
(1)拌种(干拌):可采用12.5%烯唑醇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采用12.5%烯唑醇粉剂,种药配比:10斤种子3克药;或采用15%三唑酮粉剂,种药配比:1斤种子1克药。拌时称足种、药量,置于密闭容器内。反复摇拌,直至种、药混合均匀,即可播种。
(2)包衣、拌种:对于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可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硅噻菌胺等包衣或拌种。对于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发生重的田块可采用辛硫磷、吡虫啉等药剂拌种,或选用吡虫啉等药剂包衣,同时可兼治胞囊线虫、苗期蚜虫、麦蜘蛛等。对于病虫混发田块,可选用对应的杀菌杀虫复配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如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噻虫嗪·咪鲜胺铜盐·嘧菌酯等药剂包衣。选用复配剂时,有效成分应与单剂剂量大致相同。
(3)推广生物制剂种子处理,实施小麦病虫绿色防控。可采用以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物菌剂、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以及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等拌种或土壤处理,防治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
注意事项:一是随拌随播。采用烯唑醇、三唑酮拌种时要干拌,不能湿拌;二是种子包衣时,包衣的种子在阴凉处凉干后进行播种;三是剩余的拌过药或包衣的麦种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深埋或销毁等,不要随意丢放,更不要食用或作饲料。
二、小麦田化学除草技术要点
1、土壤封闭处理:在小麦播后苗前(播种后3-5天),可选用异丙隆及其复配剂、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呋草酮、丙草胺50%乳油(瑞飞特®)等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2、茎叶处理:(1)在秋冬季,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在杂草出齐后䓍龄2-5叶期、麦苗3-5叶期,可选用炔草酯、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防治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野燕麦;选用氟唑磺隆、啶磺草胺防治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硬草、菵草、棒头草;选用环吡氟草酮·异丙隆防治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2)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在杂草出齐后䓍龄二轮叶前后、麦苗3-4叶期,选用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苯磺隆、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及其混剂、双氟•氯氟吡防除猪殃殃、播娘蒿、荠菜,选用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双唑草酮等防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阔叶杂草。
注意:春后麦田化学除草,要在小麦拔节前施药防治。
三、油菜田化学除草技术要点
1、以看麦娘、菵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油菜田,在杂草出齐后3叶期,选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烯草酮、烯禾啶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2、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油菜田,直播油菜6-8叶期,移栽油菜返青后,在杂草出齐后2-3叶期,选用草除灵、二氯吡啶酸及其混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注意:芥菜型油菜对草除灵高度敏感,不宜使用该药;草除灵对白菜型油菜有轻度药害,宜在白菜型油菜越冬期及返青期施药。
四、化学除草技术要点
1、因地制宜,选准药剂。根据作物种类、田间草相选择对口药剂,切不可滥选滥用,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和扩大使用范围。
2、药量准、水量足。一是根据推荐用药量将习惯亩折算成标准亩,不要随意增减,以免造成药害或影响防效。二是水量足,根据药剂使用说明方法,施药时用足水量。若土壤墒情较差,在保证用足水量的前提下,可按除草剂使用说明推荐的最大用药量进行化学除草。
3、适时施药。茎叶喷雾必须在杂草出齐后、草龄较小时,施药效果好,过早草未齐,过迟草龄大,效果均差。
4、注意施药方法。施药应选在晴天无风或微风时进行,冬天施药最好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间进行。要求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准确,喷雾均匀周到,不漏喷,施药后应将喷雾器彻底清洗干净。